3)一千四十三 锦囊妙计_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建了这座恢弘的白马寺,如今朝廷有难,吾等岂能不慨然赴死?”得到朝廷的调令之后,白马寺主持道衍和尚召集全寺僧侣集合,大声的鼓舞军心。

  “愿为朝廷效力,保家卫国!”

  在姚广孝的感召下,一万五六千僧侣光亮的脑门在太阳照耀下熠熠生辉,纷纷举起手里的棍棒响应,一时间声彻云霄,在钟山上回荡。

  姚广孝留下了七八百僧侣看护雄伟庞大的白马寺建筑群,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僧侣下了钟山,在金陵城外集结。

  比起钟山的白马寺来,栖霞山上的道士则只有四千五百余人,但作为朝天宫的掌门,袁天罡亦是不肯示弱,派了副手张三丰率领四千道人下山,与僧兵列阵待命。

  经过商议之后,由刘基、荀彧拍板,最终决定由尉迟恭担任主将,率领两万人马,外加这支接近两万的僧道度过长江,前往濡须口平定蔡瑁、黄祖的叛乱,力争在曹操突破寿春、合肥防线之前,一举夺回这座长江重镇。

  由于金陵拥有长江天险,所以除了孟珙、尉迟恭、廖化等人之外,并没有留下太多武将防御。而天子又特地点了十六岁的郭淮,以及十三岁的凌统之名,所以尉迟恭也把这两名年轻的小将带上随行。

  有志不在年高,别看凌统尚且年幼,但寻常的偏将已经不是他的对手,这也让军营中无人敢小觑这个少年。

  而郭淮的武艺虽然比起小了三岁的凌统稍逊一筹,但来到金陵的这一年来悉心研读兵书,并得到了刘伯温、陈宫等人的指点提携,在用兵谋略上讲的头头是道。

  除了姚广孝、张三丰、郭淮、凌统等人随行之外,一直在金陵担任兵部侍郎的陈宫也被委任为参军,跟着尉迟恭一起跨江向北,讨伐叛军。

  随着此起彼伏的号角响起,这支四万左右的混合兵团从秣陵渡跨过长江,顺着江北的驰道浩浩荡荡的杀奔濡须口,打出了讨伐叛军的旗号。

  大军一路急行,尉迟恭、郭淮、张三丰等人在前统兵,陈宫、凌统坐镇中军,道衍和尚率领僧兵随后,一路逶迤,全速进军。

  首次从军的凌统在马上手提精钢三节棍,脸上的兴奋难以掩饰,一边策马徐行一边对乔扮成校尉的刘无忌道:“小王爷啊,我觉得你还是回去吧!我把你带在身边,万一有个闪失,没法向陛下和贤妃娘娘交代啊!”

  再有两三个月便满十岁的刘无忌虽然一脸稚嫩,头上的青铜战盔也大了许多,在头顶上不停的摇晃,但身高却已经超过了七尺五寸,比大部分士兵都要高出一些,比起十三岁的凌统也要高了两寸。

  “我说凌公绩你能不能别这么絮叨?岳云十二岁都能上战场,小王我马上就十岁了,去战场观摩一番还不行么?”刘无忌瞪了凌统一眼,反唇相讥。

  刘无忌爱不释手的摸着胯下的战马“燎原火”,这匹仿佛落日余晖一般火红的战马正是穆桂英的坐骑,被刘无忌悄悄偷了出来,乔扮成校尉跟着凌统混进了队伍之中。

  “再者说了,你都不是小王的对手,就连你都能随军出战,小王为何不能?”刘无忌得意洋洋的策马徐行,“上次偷了父王的追风白凰,大闹了一次洛阳!这次好不容易把母妃的燎原火偷了出来,不大开一番眼界,小王绝不回宫!”(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