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9章 钞能力_锦衣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为尚书,但孙交和赵璜在朝堂事务上多持中立态度。

  而吏部、兵部、刑部和礼部,则算是杨廷和派系的自留地,其中礼部的情况不太明朗。

  虽然礼部尚书毛澄一直是杨廷和议大礼的支持者,但因其并不是新皇登基后才上位,属于朝中的老资历,礼部又是个讲究礼法规矩的地方,毛澄近半年来跟杨廷和貌合神离,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毫无保留地支持。

  而吏部尚书乔宇、兵部尚书彭泽和刚到京城不久的刑部尚书林俊,则是杨廷和最坚定的拥趸,他们三人很清楚是杨廷和把他们扶到现在的位置上,自然需要投桃报李。

  但文官完全掌握一部,新皇无法插手,会造成君臣间的嫌隙。

  所以君臣间

  的默契是,杨廷和所掌握的吏部、兵部和刑部,朱四有意各安排一名侍郎……至于杨廷和说的「反之」则没那么讲究,因为如今户部和工部内除了两位尚书,其余人等都倾向于杨廷和,不需要他特别做出安排。

  ‘,那这次京察,可有特别需要交待的地方?

  乔宇问得很直接。

  要不要在京察中,把一些官员的考评落个「不佳」,继而令其逐渐淡出朝堂?

  杨廷和将手里一份案卷放下,严肃地说道:「一切都秉公办理,免得被人说闲话。即便是陛下栽培的人,也不能因其做了逾越本分之事,而有误注。」

  杨廷和竭力把自己塑造成秉公直臣的形象。

  虽然乔宇你问得很对,但你不能自己掂量一下吗?

  非要让我面授机宜?就算不怕隔墙有耳,你也不能让我杨某人人前人后两张脸,遭来朝臣诟病吧?

  「是,是。」

  乔宇知道自己话多了,笑着应承,不再谈此事,心里却已然有了主意。

  ……

  ……

  唐寅入朝不到三年,连小考之期都没满,这一年京察跟他没什么关系。

  最近唐寅很悠闲,长留京城,也不回西山,偶尔还会被叫去参加一下朝议,但朝堂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见地,即便如此……唐寅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已达到了巅峰,再无追求。

  有一次跟朱浩吃饭,他不自觉说出来,想要告老还乡。

  被朱浩教训一顿后,唐寅笑了笑没说什么,大概他对于朝中尔虞我诈的政治生态不适应,更喜欢过那种闲云野鹤的生活。

  这也是朱浩发愁的地方。

  一直想要改变唐寅,最后却发现……唐寅更适合当一个浪子,给他差事他也不懂得好好珍惜。

  天天叫苦叫累,就像是被谁刻薄了一般。

  这次京察、大计,朱浩身边人中受到影响最大的要数黄瓒。

  黄瓒在朝年数久了,加上其很清楚现在是被杨廷和针对的一方,所以最近苏熙贵一直都在京城各处奔走,倒也不是病急乱投医,到处送礼,而是打听有关黄瓒仕途的情况。

  有钱能使鬼推磨,苏熙贵靠他的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