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 岳母刺字_开局盘点历史十大事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岳飞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

  赵构为何不全力救援汴京,谁也不知道具体原因,而宗泽即便手上只有一万兵马,他也毫不犹豫的率部赶赴汴京。

  因为他很清楚,汴京不能丢,一旦汴京丢了,天下必将大乱,到时候大宋也将国之不国。

  一路上,宗泽所部与金军爆发十三战,每战皆捷。

  其中岳飞表现出色,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公元一千一百二十七年二月,宗泽部战至曹州,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

  岳飞更是身先士卒,直贯敌阵追奔数十里,战后因功迁升武翼郎。

  本来这时候宗泽所部士气大振,是完全有机会救援汴京的。

  可就在此战过后,赵构突然下令,让岳飞所部改由黄潜善统领,不再让宗泽指挥此军。

  这时黄潜善手里掌握着三万六千兵马,却只知保存实力,按兵不动。

  致使宗泽所部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最后宗泽虽取得了一些胜利,队伍却也死伤惨重,再难与金军抗衡,救援汴京。

  同年四月,因为迟迟没有援军,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安然撤离,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

  徽宗,钦宗二帝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

  北宋就此灭亡。

  面对靖康之耻,岳飞,宗泽等人都是痛心疾首。

  他们一心报国,可却因为各种原因最后以失败告终。

  明明是有机会能够救援汴京的,可最后却失败了。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具体如何,没人能说,也没人敢说。

  就在靖康之耻发生后的不到一个月,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即位登基,是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

  当初赵构迟迟不肯救援应天府,是否有其他的原因谁也不知道,但现在,他成为了宋朝的皇帝。

  登基之后的赵构虽然起用了主战派名臣李纲为左相,但仍旧对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颇为器重。

  并且采信了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预备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

  放弃北方,南迁避战,得知这个消息,时年二十五岁的岳飞,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宋高宗赵构上书,力劝其放弃南迁。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

  “而今勤王之师日集,金军久战疲惫,实乃大破敌军之绝佳机会。”

  “黄潜善,汪伯彦辈鼠目寸光,蒙蔽圣听,若陛下车驾益南,中原之望恐毁于一旦,臣望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然中原可复。”

  岳飞这一封上书,表明了他的一片赤诚,一心想要为国为民,抵抗外敌,保家卫国的愿望。

  只可惜,岳飞始终没有能够领悟赵构的想法。

  从救援汴京开始,赵构或许就有自己的想法,而今,他若是率军北上,击退了金军,那赵佶,赵恒二帝回来,又会如何呢?

  当然了,赵构从来没有与人说过这些,岳飞更是没有想过这点,他想的只是如何保家卫国。

  所以,这封奏疏被送到赵构眼前后,赵构仅仅只看了一眼便随口说道。

  “小臣越职,非所宜言。”

  (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