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 修房!修路!_致富从1978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向东收到罗青梅的来信已经是一周之后,信上还颇为歉意说没经过他同意就引用他的观点,又把吴教授的意思表达出来,最后附上自己写的论文。

  厚厚的一摞。

  字迹不错嘛。清秀婉丽,字如其人。

  只是不用这么客气嘛,随便用。

  你将来是要做学问的,有吴教授这样的学者提携对你自然有好处,我要这虚名干嘛?

  于是,卫向东立刻给姑娘回了一封信,洋洋洒洒好几页,夸她文章写的好,说当时自己只是随口说说而已远没有你考虑的这么深刻云云。

  总之一句话,成绩是你的,与我没啥关系,千万千万别提我的名字。

  ....

  “这家伙,也够谦虚的,明明是他的观点却非要说成是我的想出来的,但脸皮也忒厚。”

  看着满篇都是对自己的溢美之词,罗青梅看的俏脸都有些红了。

  既然卫向东非要这么做,罗青梅就决定下来。

  嗯......

  这次欠他一个人情,到时候想办法还上就就行啦......

  吴教授的这篇《农村经济发展和土地改革初探》发表在社科院出版的《经济研究》上,文章阐述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初步构想,指出农村土地改革是农村经济改革的重点,而土地的产权问题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

  文章指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对分离,是解决当前土地问题最关键所在,这样既不违反土地公有制性质,同时也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此文章一出,立刻引起学术界的轰动,而当下某些地方试行的家庭联产承包从理论上找到依据,星星之火开始燎原起来。

  作为第二作者的罗青梅也受到经济界的关注,仅仅才是个大二学生就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思想性,甚至有人称她为经济理论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让姑娘倍感压力。

  于是又偷偷写信给卫向东。

  “哈哈哈......”卫向东看了姑娘的来信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就成为新星了?!

  不过一想,现在是改革开放初期,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这样的赞誉并不稀奇。

  虽然这个观点不是罗青梅的原创,但她分析的还是比较透彻,逻辑也能自洽,还是有一定的功底的。

  值得培养!

  于是他大笔一挥,又给对方回了一封信,给姑娘一番谆谆教导说要把压力变成动力,努力学习。

  一方面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联系实践,你父亲是县级领导,接触到大量的鲜活的改革事例,你一定要好好分析。

  “大学毕业后继续考研究生吧?中科院的吴敬琏教授或者燕京大学的厉以宁教授,都是当今经济界的有名学者,如果你能拜在他们门下,你会终生受益。”

  吴敬琏、厉以宁是中国经济界的泰山北斗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