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九十五章 顺利_重生之十福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扬康熙的中央文件很快就发遍了全国,虽然写得文驺驺的,但却依旧竭尽吹嘘拍马之能事,谁说拍马屁的文章就一定会肉麻俗气的?反正其木格看了半天,觉得档次貌似比《爱莲说》还高那么一点。

  当然,其木格的评语遭到了老十的鄙视,“皇阿玛的老脸都红了呢。”言下之意就是可见这文章写得有多么的夸张,以至于让康熙都不好意思了。

  当然了,既然康熙都红老脸了,自然是坚决不同意将此文发下去的,任凭弘暄怎么劝,康熙就是不松口,眼看康熙的功德就要这么沉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哪知老十却非常执拗的固执己见,第二天在早朝上就叫张廷玉声情并茂的将这篇锦绣文章给群臣中诵读了一遍,然后直接叫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全国各个地方衙门,要求各衙门必须将此文章贴到各个城门口和衙门前的布告栏上去,而且衙门里的文字工作者必须给目不识丁的民众朗读并负责解释,为期两个月,据说,为此气得康熙十天没见老十…

  安居岛也不例外的收到了老十的这道圣旨,海关衙门忙不迭的赶紧将文章给贴了出来,还别出心裁的安排了西班牙语通译和法语通译站在码头和衙门前的布告栏旁给洋人讲解,打算将康熙的功德传到西洋去,真真是带着脑袋在办差啊。

  而九阿哥此时正带着弘参和弘历在码头搭起的帐篷里给国债认购人开会。

  在截止日最后统计出来的金额再创新高,一共860万两,其中洋人只占了10万两,南洋汉人占了00万两,余下的全是广东和福建商人筹集的。

  但是,十三是坚决不同意发行那么多的国债,在太和殿上书老十,坚决要求将国债的最大发行限额控制在500万两以内,“皇上,国债毕竟是头一次发行,而且还涉及到了广东、福建的商人,如果处理不好,朝廷丢了脸面倒是小事,失信于民可就不好了。”

  老十很想将860万两都全拿了,便道:“也就多60万两,其实也不多嘛…”

  十三道:“皇上,60万两可是500万两的十之七了,不是小数。”

  老十虽然觉得十三很碍眼,但却没法反驳,本来60万白银就不是个小数,只好怏怏的叫十三到养心殿私下再做讨论。

  于是,散朝后,十三便跟着老十去了养心殿。

  不想,老十一进养心殿就道:“60万两不是个小数,朝廷又缺银子,你想个法子让朕能在不失信于民的情况下将这钱收稳妥了。”然后不等十三出声就将人打发了。

  回到储秀宫,老十还冲其木格叽歪道:“以为朝廷的俸禄那么好拿啊,哼!”

  其木格不是学经济的,只知道后世国家财政赤字好像要控制在某个范围内,但是,这个范围到底是多少,怎么算的,是一概不知,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