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一十四章庙堂之高,江湖之远_执剑画江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日趋繁华,临安街内显得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高门大户在这里扎堆。

  近些年来这大楚朝廷里大兴科举,每年都有许多人能在这京都首善之地搏得一个不错的功名,这也使得这京城里满是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士子。

  只不过,这些士子虽有功名在身,能真正做官的却不多,毕竟朝中和各地方上的位置都是有限的,往往空出一个位置来,京中这些士子就要争个头破血流。

  对于大多数没有门路的年轻读书人来说,能在当官之初就补个县令是最好的了,将来未必没有慢慢爬到京城、爬到朝堂之上的一天。

  这两年来,朝中确实也录用了一些人,同时也结结实实的提拔了一些人,这才使得原本就热闹的临安街又往外扩了一些地方。

  文人士子的增加一度使得京城中的文风达到鼎盛,每天都有许多的文会、诗会在京城各处举办,回梦楼的生意更是火爆非凡,这让其背后的合欢宗不知捞了多少银子。

  对于这些文会,那些想要入朝为官却又没什么门路的士子还有一些想要养望的名门鸿儒大多都对这些诗词文会十分热衷,每每聚会都能有一些较为不错的诗词传唱出来。

  据说去年除夕的时候,就有一首青玉案?元夕流传了出来,当时作词的那位才子一时间名声大噪,不少京中花魁都将他引为入幕之宾,后来更是得到了一个进入国子监的名额。

  这样的经历一度让得其他士子争相模仿,可从那以后,虽然偶尔也有不错的诗词,但再难看见如青玉案那般的耀眼夺目了。

  大楚皇室本就是江湖草莽出身,所以等到江山稳固下来之后,皇室和朝廷中都有些重文轻武起来,毕竟马上可以打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

  临安街中,行人如织,步履匆匆。

  这些人多是手中拿着拜贴,头戴纶巾的年轻士子,他们大多是为了能在朝中或地方上补一个实缺而不得不到京中奔走各方,上下打点。

  行人之中,却有两个人与旁人的打扮不同,其中一人年纪轻轻就已经穿上了正三品的官服补子,一度惹得旁边行走匆忙的士子投来羡慕的目光。

  不过,同行两人中的另一人却又不是官场中人,甚至都不是读书人,看其穿着打扮倒是江湖气息要多些。

  “这么快就要走?”

  这行走在街道上的两人自然就是过来向苏如玉辞别的姜二狗了,今日朝会,苏如玉还未来得及回家换身衣裳就被等在他家门口的姜二狗给拦下来了。

  “确实该走了,毕竟还有很多事没有办。后面或许还得去一趟南唐。”

  苏如玉皱了皱眉头,他当然知道姜二狗为什么要去南唐,只是他同样也没有办法去进行劝说。思虑一阵后他才开口说到。

  “要不明日再动身,我去找楚无双和楚浮生他们来给你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