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8章 科技发展_独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究过。西夷的某些方面,比我们细致,一些理比我们看的清,走得远,研的透……”

  大明的文化就是务虚,治学撰述,名传后世是读书人最高的诉求,哪怕现实热衷求官,依旧改变不了这一点。

  因此,在自然科学上,尤其是一些细节是相当的粗糙,传承有限,断层是常事。

  朱栩没有说什么,继续向前走。

  宋应星带着朱栩走遍了皇家政院的所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每一种学科。

  不止有大明的‘科学家’埋头专研,还有一些传教士,欧洲人在这里,在政院的支持下,研究着一些相当前沿的东西。

  皇家政院已经从最初的‘书院’角色在转变,尤其是各地学院改名为初高中大学之后,俨然变成了大明最高的学府。

  朱栩又去藏书楼走了走,这里比他去年来的时候更加丰富了,不止有大明古今往来的各种各类书籍,还有了各国的,不止于西夷的大量书籍以及翻译品。

  来来往往的学生很是匆忙,每一个都在争分夺秒。

  朱栩安安静静的走了一圈,出了政院,朱栩又见了政院的一干管理人员,讲了些话,勉励一番便准备离开。

  宋应星全程陪着,见朱栩罕见的没有提其他意见,心里忐忑,终于忍不住道:“皇上,是否有其他交代?”

  朱栩瞥了他一眼,笑着道:“没什么可说的,你们做的很好,你上呈的那个朕看过了,很全面,对各类科学科技的重视,朕都很满意。”

  宋应星这才放心,道:“是,臣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皇上交代的任务。”

  在朱栩给宋应星奏本的批示上,已经划定了重点,要求政院大力发展的。

  至于一些其他的东西,如蒸汽机,朱栩按耐着心思,没有着急。

  有些东西,不是朱栩着急就能做到的,技术必须一点一点的积累,尤其是一些复杂的,生搬硬造根本造不出来。

  宋应星送走朱栩,站在帅府门口,慢脸抑制不住的笑容。

  李一藻做为主管‘诸技系’的主任,他颇为感慨道:“幸亏是皇上,若是换了其他人,我们这一辈子的心血怕是要付之流水了。”

  李一藻正在编写大明与欧洲的相关科技比较,这是一个相当系统的著作,对他个人,对政院,甚至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极其重要。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写了好些年,至今还没有完本。

  随着欧洲大量书籍的进入,对《天工开物》来说是极其强大的补充,尤其是农业,工业方面。

  农业方面,宋应星主要是在总结、归纳,将中原王朝从古至今的技术经验进行条理化,系统化。

  在工业上,宋应星主持的实验室已经提炼了出了锌,也掌握了黄铜的冶炼方法,正在大规模的运用在各个方面。

  这些是利国利民,传承千秋的大事,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他们不说做不出来,就算做出来,也是相当艰辛,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可以完全的醉心于喜欢的事业!

  这是皇帝在支持他们,旷古未有!

  宋应星心里一样的澎湃如潮,面色却如常,道:“走吧,我们也开个会,在大议之前,定下明年的计划。”

  李一藻应了一声,宋应星在政院多年,已经有足够的威望,做人做事都无可挑剔。

  李一藻跟在宋应星背后,忽然目光微动。

  在汪乔年传言要致仕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猜测宋应星会接替汪乔年,出任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兼任大理寺卿。

  最后结果的是汪乔年没走,宋应星也没动。但这不代表那些谣言就是虚无缥缈的,毕竟汪乔年当初就是皇家政院副院长调任的大理寺卿。

  依照此先例,宋应星入阁参政,似乎是理所当然?

  李一藻不知道宋应星心里作何想,默默的跟着,没有出言。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