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尘的送分题!(免费番外十二)_秦时明月之无限打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家六艺是由周礼六艺演变而来,其中包含了很多内容,这个时期的儒生与后世的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也是有着天壤之别。

  其中的六艺分别指的是礼、乐、书、数、射、御,六种技能。

  书与乐已经考核过了,而骑射之道在进入小圣贤庄之后则会专门进行培养,至于礼其实在第一轮海选的时候就有过简单的测试。

  这一项其实是叶尘最薄弱的短板,不过托荀子的福,在考官的严重放水之下误打误撞的迈过了这道坎。

  所以这一场需要考核的,便是数!

  数之中包含着常人所理解的算数,但按照正规的六艺要求来的话,却也并非如此简单。

  这个“数”其实可以当做“术”将,除了数术之外,还有着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内容,那便是易术。

  易学起源于三皇时期,天皇伏羲氏开创了先天八卦,并创出了《连山》《归藏》与《易经》。

  后周文王为方便更多人学习领悟,又将其简化为了后天八卦,并且整编出了《周易》。

  而在两百年前,孔子又将《周易》进行详解注释,让大多数人都能够看得懂,至此易学方才真正得到在民间兴起。

  所以这门学问,也就成了儒家弟子的必修课程之一。

  不过这些前来求学的少年还算不上正式的儒者,而且年龄也比较小,很难对易学有所领悟,充其量也只是生搬硬套罢了,强行考核也没什么意思,所以此次测试的主要内容何时数术。

  待到所有人尽皆到齐之后,考官便轻声开口道:“开始吧。”

  话音落下,其身后的几个儒生便行动了起来,只见先是有四个人走到了一片平整的空地之上,随后站成了两排。

  前后左右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组成了一个正方形。

  紧接着,便见又有一人手中拿着一根木棍,围绕着几人在地面上画出了一个标准的圆形。四人所处的位置,刚好是圆的四个顶点。

  此时考官开口道:“这四人相互之间前后左右的间隔皆为六尺二寸,尔等可能告知于我,这地上之圆长何许?”

  听到问话,众人神色不禁一凛,很显然这便是本场测试的考题了。

  不过这道题目的难度却是比想象中的要更大,少年们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努力的思索着。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算数水准都很是有限,想要解出这样的数学题,肯定是要花费一些功夫的。

  看着众人为难的样子,考官的嘴角微微翘起,他也知道这道题的难度有些大了,不过正是有难度所以才更有测验的价值。

  随即开口道:“桌案上都放置了一份笔墨竹简与数筹,你们有一柱香的时间,能够好好的测算一下,算完之后将得出的答案写下来。

  最快得出正确结果的一百人,便可以通过这一关,与标准答案的相差不能超过一寸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