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2章 只得其形,毫无神韵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老夸赞,我也是受到您的启,才萌生写了那篇章的念头。”萧山求教道:“不过,章成型之后,我感觉有许多不足,但是又不清楚具体的欠缺是什么,希望周老能够予以指点。”

  “问题肯定是有的,你的大方向没错,但是侧重点却有偏差……”

  在学术问题上,周老不会弯弯绕绕,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一针见血挑出了许多毛病。萧山在面红耳赤的同时,也心悦诚服,愈加的谦恭。

  旁边,王观等人却相视苦笑起来,看着非常投入的两人,真的不好过去打扰。

  “算了,不管他们。”钱老摆手笑道:“我们先坐下来喝茶,反正等他们说得口干舌燥,自然会过来的。”

  大家自然没意见,坐下来之后,唐清华招来服务员,更换一壶热茶之后,又点了一些糕点果瓜之类。至于正餐更不用担心,已经准备好了,随时能端上来。

  “钱老,吕奶奶。”

  给两位老人家斟了杯茶之后,俞飞白马上把那个兔形席镇拿了出来,笑嘻嘻道:“你们看看,这是我在潘家园的收获,不错吧。”

  “是圆雕席镇。”

  钱老看了一眼,再把东西拿起来一掂量,就得出结论:“滑石材料,这样的雕工和造型,应该是唐代的东西。”

  “钱老,怎么样。”俞飞白自得道:“是我现的,几百块就拿下来了。”

  “挺好。”钱老含笑道:“从流畅的线条刀法来看,有九成的可能性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匠人们从各大书画家的图画上汲取养分,才有了这样阴线浅刻的技法。可见在艺术上,没有什么高雅低俗之分,反而有许多共通的地方。”

  王观等人明白钱老的意思,毕竟在古代的时候,书画那是人的雅趣,但是玉石雕刻,尤其是雕刻玉石的匠人,那是属于卑贱的事情,让士大夫们所不齿。

  实际上,这两者是互通的,时间有人在石碑雕刻上领悟书法的真谛,自然也有匠人在书画家的图画上学到了雕刻的技法。大家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交流,才有了各种书画、雕刻技法的诞生。

  “钱老,飞白的席镇虽然不错,但是却比不上我的东西。”

  与此同时,唐清华把他的唐三彩摆了出来,只见摆件的造型栩栩如生,色泽华丽明艳,在阳光下渲染出一抹温润细腻的光泽,显得精致之极。

  “唐三彩!”

  这时,周老走了过来,顺手指着唐三彩的人物说道:“萧山,好比这个唐三彩。你看这武士的衣饰,头戴翻檐帽,身穿圆领窄袖衫,在当时来说,这就是所谓的胡服。充分说明了在唐代时期胡风鼎盛,不仅是在上层贵族流行,而且已经遍布整个社会各个阶层了。”

  “周老您教训的是,我太着重衣饰变迁的过程,却忽略了其的生活气息。”萧山连忙点头表示受教。

  “易之,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