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章 考核的目的_拣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一脸的若有所思。

  “看完了?”秦老笑道:“和刚才一样,把心得体会写下来吧。”

  随之,两人各拿了一张白纸,继续奋笔疾书起来。

  不久之后。两张答卷就交到了秦老的手。然而,他根本没看,只是把答卷倒扣案上,随后轻笑示意道:“现在可以说了,谁先来?”

  “我吧。”

  俞飞白抢先走出来,免得王观全部说完了,他在旁边干站着。

  “嗯。”秦老点头道:“那你就说吧,大家听着呢。”

  “先,我可以确定,这是钧瓷。”众目睽睽之下,俞飞白没有迟疑,肯定道:“绝对不是现代的赝品。”

  “然后呢?”秦老不动声色追问起来,让人摸不准他的心思。一边,其他老人也是笑容可掬的模样,根本没有显露出内心的想法。

  “不过,这不是宋代的钧官窑或民窑的鸡心杯,而是清代的仿品。”

  俞飞白分析道:“宋代钧瓷最大的特征,应该是蚯蚓走泥纹。釉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游走。不过,这个鸡心杯上的釉料,却没有这样的表现。所以这个杯子,基本上可以排除是宋代钧瓷的可能性。”

  “你这只是排除了宋代而已,还有元明两个朝代呢。”秦老轻笑道:“那你是怎么肯定这东西就是清代的仿品?”

  “还是排除法。”俞飞白笑道:“宋代的钧窑,在北宋灭亡之后,就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尽管后来金元时期,钧窑也恢复生产,但是技术和工艺已经无法和宋代相提并论了。”

  “况且,元代的钧瓷一般较为粗糙,胎骨厚重,釉厚欠匀、色暗而多棕眼,釉法堆积如蜡泪,品相称不上多好。至于明代的钧瓷,只是生产一些日用瓷器,而作为观赏瓷的钧瓷却没有复苏。”俞飞白摇头叹道:“就是这样,钧瓷艺术销声匿迹几百年,直到清代才算是恢复一些生机,能够烧制出比较精美的钧瓷来。”

  秦老又笑了笑,好像不置可否,同时继续问道:“你说是清代的东西,范围有些大了,你能够确定具体是什么时期的吗?”

  “光绪年间的东西!”俞飞白稍微迟疑起来,少了几分底气。

  “怎么说?”秦老饶有兴趣道:“光绪年间,那已经算是清末了。”

  “没错,就是清末。”

  俞飞白点头道:“其实各位前辈应该更加明白,自从宋代钧窑遭受破坏以后,接下来各个朝代的钧瓷,严格来说,只能算是仿钧。真正恢复钧瓷艺术,那是在光绪年间,禹州的卢氏在仿钧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还原了宋代古法,才成功地烧制出窑变钧瓷。”

  “至此,钧瓷窑变艺术才算是得以重生。只有那个时期的钧瓷,才会这样的形象逼真,釉质莹润,达到乱真的效果。至少在我看来,已经不逊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