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 再而衰,三而竭_帝国雄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筑之间蔓延扩散。在这比鼓点更为密集的隆响声催动下,又一批德军官兵将收集到的各种漂浮物——皮筏艇、木舟甚至是用油桶临时捆绑而成的简易渡船,一一推入水中。坦克、突击炮和装甲车纷纷抵近岸边实施火力掩护,头戴m35钢盔、高挽着袖子的士兵则奋力舞动着桨或者类似于桨的物体,工兵铲、木板亦或是枪托,一面努力克服因为倒塌的桥梁和不断落下的爆炸物而暴虐的河流,一面提防着从对岸射来的子弹。战斗在这里变得毫无技巧可言,人们怀着巨大的勇气作战,有时尚能看到希望,有时候却是在徒劳地飞蛾扑火

  居高而望的曼施坦因,亲眼看到一艘又一艘简易的“冲锋舟”翻沉,有些落水的德军士兵仍在向岸边挣扎,但那些频频腾起的浪花水柱就像是密不透风的篱笆。义无反顾的攻击持续了半个小时,竟只有为数不多的步兵能够踏上对岸的土地,然而这伟大的跨越却不能带来转机:由于耗尽了临时拼凑的渡河船只,又没有建立浮桥所需的足够设备以及建立在对岸的桥头堡,后续部队尤其是装甲兵只能看着同伴们战斗而干着急。更糟糕的是,人数上的巨大悬殊使得那些抵达对岸的德军士兵被死死压制在河畔,他们试着向苏军的阵地发起了一次进攻,但就像以卵击石一般迅速遭到挫败。不多会儿,苏军调来轻重迫击炮,残存的渡河部队只能在狭窄的滩头苟延残喘……

  巨大的悲哀浮现在了这位原本信心十足的装甲兵将领脸上,苏俄军民的精神所系明明已经近在咫尺了,难道自己真的无法跨越着看似无形的鸿沟?

  凌晨四时许,由党卫军“骷髅师”改编而来第22装甲师以巨大的伤亡在红场以西约4公里处,依托巨大的桥梁残骸,勇敢的工程兵们不惜用车辆作为铺垫,竟架设起了一座小得令人惊讶的浮桥。一营步兵率先通过浮桥踏上河流北岸,他们迅速构筑起了弧形的防御阵地,而对岸的苏联守军对于这个突破口的非凡意义有着同样清醒的认识。趁着天未亮,他们集结部队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士兵们在冲锋时的“乌拉”声就连对岸也能清楚听到

  电话中,第22装甲师指挥官特奥多.艾奇克仅是简短地向曼施坦因报告说:“坦克正在渡河,但浮桥的承受力有限,渡河速度非常缓慢”

  放下电话,曼施坦因依然是满脸沉重。作为党卫军的主力装甲部队之一,阿道夫.希特勒时代的“骷髅师”拥有令人羡慕的装备,转入国防军之后,它的规模和档次虽然有所削减,但依然强过于普通的国防军装甲师。经过了在立陶宛、拉脱维亚以及苏俄腹地的一系列作战,该师在进入莫斯科城区时,所剩的坦克只剩下45辆——四天的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