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战略转变_帝国雄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战略转变

  1941年1月的最后一天。英格兰东南部又一次笼罩在雨雪交加的寒冷当中。

  就天气而言,这一天的英国再平常不过了,然而在伦敦西南部一座名为切特西的小镇,却发生了一件对英国乃至整个二战史都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件:来自伦敦防御司令部的高级指挥官霍利尔少将,来自德国a集团军群的冯.奥伯内特兹少将,以及温莎公爵的私人特使温克爵士,在这里进行了德军包围伦敦38天以来的首次官方会谈。在前期数次非正式接触和协商的基础上,代表各自利益方最终达成了一项停战协议。按照这份《切特西三方协定》,历经了1800多年风雨,且自1801年以来就一直作为大英帝国这个世界性帝国的首都,伦敦,将以一种奇特的和平方式避免战火的摧残——伦敦将转交给温莎公爵统帅的救国军占领,而德军官兵只能作为“游客”进入伦敦区,且不得携带任何武器!

  在伦敦问题上,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政府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仁慈和大度。事实上,这样的选择对于瓦解英国军民的抵抗意识、利用英国这部庞大工业机器剩余力量是极其明智的。毕竟一座化为废墟的伦敦,一个充斥着游击队和地下抵抗组织的英国,对于德国而言将是愈发沉重的战争负担!

  协定签署之后,困守伦敦区的百万英国军民将分为两部分:大部分平民和一些不愿意继续作战的士兵将继续留在伦敦,但他们必须交出所有的武器并保证在战争的剩余阶段不加入战争的任何一方;另一部分坚定效忠英王乔治六世和丘吉尔政府的,将在德军的监督下乘船前往英国北方。这些人获准携带随身物品和枪械,而大炮和车辆将统统转交给温莎公爵的救国军——而不是就地销毁!

  尽管丘吉尔政府在通电中痛斥伦敦守军缺乏战斗到底的决心,并缺席审判了伦敦防御区的总指挥官约翰.奥金莱克和他的副手霍利尔,但在德军开放泰晤士河口和北海西部海域之后,英国海军还是动员了一批小型游艇、驳船和货轮南下。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6万英军和10余万平民顺利撤退到了北方,效忠温莎公爵和新政府的“救国军”也随之接管了伦敦防务,并按照德军要求陆续拆除了城区边缘的主要防御工事,进而疏通了道路和运河,恢复了部分供电,使得伦敦居民生活逐步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自巴黎之后,又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得以从战火下较为完好地保留。随着局势的逐步稳定,先前用于围困伦敦的十多万德军部队得以抽身前往英格兰北部,他们的加入大幅增强了北线德军的战斗力。利用短暂的好天气,克莱斯特的装甲部队沿着英格兰东北部的平原地带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