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归程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在作祟,大秦这些年连战连胜,恐怕不止军中将士有着自信,大部分的朝堂重臣们,估摸着也觉得,大秦兵锋所指,应该所向披靡才对。

  就算是他自己,之前其实也觉得,即便不胜,也当无忧才对。

  想清楚这些关节,赵石也就彻底放松了下来,甚至对官场的学问又有所领悟,当个庸官很容易,什么事情都不搀和,犯错的机会便小的多,要不古人怎么有那么一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呢,正经的庸官思维。

  想想如今朝堂上的大臣们焦头烂额的样子,赵石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所以,他也就不急着回京了,在庆阳呆了些时日,而从庆阳回到秦州的时候,已经来到九月初。

  在秦州再次受到秦州赵氏的热情款待,不管河南那边打成什么样子,在西边这些地方,看不出多大的异样,乱世当中,百姓的承受力明显要坚韧许多。

  战争是胜了还是败了,对于秦川腹地的百姓来说,都没有让自家人吃饱穿暖来的重要。。。。。。。

  说实话,自景兴年间便开始的战争,给大秦腹地的百姓带来了一些负担,但相比较而言,无论是八百里秦川,还是蜀中,甚或于河中河东,百姓们渐渐都安稳了下来,家中也开始有了余钱,变得富裕了起来。

  逢到年节,各处地方都也日渐繁华,可见,大秦在富强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下步伐。

  国盛则民强,民富则国兴,这是自古以来颠倒不破的道理。

  太子李珀活泼了一路,在吐蕃那里转了一圈都没事,回来的时候却是终于染上了风寒,拖着鼻涕躲进了车辇当中,再也不露面了。。。。。。。。

  到了秦州,更是让秦州上下慌了手脚,每日里都是一群大夫围着,嘘寒问暖者不计其数。

  本来,赵石也乐于借此在秦州多呆些时日,甚至他打算回去巩义瞧瞧,上次回去,弄的颇不愉快,姐姐一家还在巩义呆着,别有哪个胆上生毛的家伙找他们麻烦,再者,他也有心将老父的坟头挪到长安去,省的老娘天天惦记没有香火奉上。

  不过,他这里想的到是挺好,但刚在秦州呆了两日,朝廷急信便到了秦州。

  这次又听到了皇帝陛下的口谕,意思只有一个,命晋国公,大将军赵石火速回京,不得在沿途耽搁。

  口谕很有些不客气,显然,对于赵石在吐蕃呆了半年,又在路上故意拖延之举十分不满。。。。。。。

  当然,皇帝陛下恼火也是正常的,因为另外一件大事发生了。

  大秦成武六年冬,辽东探报终于到了大秦京师长安,金帝率金国群臣远走辽东深处,疑是去了高丽。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那也就意味着。。。。。。。。。曾经雄踞北地近百载的金国。。。。。。亡了。。。。。。。

  大秦上下,一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