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女子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他这里从去岁开始,便上上下下的打点,跟大将军赵石的关系也缓和了下来,就是认准了这个位置。

  甚至可以说,兵部尚书李大人已经有些不择手段了,比如前任枢密使汪道存汪大人,年初时,因京师起了些流言,引得朝野瞩目。

  汪大人最终晚节不保,像他这样的老臣归乡荣养,本应该有着恩旨,但汪大人走的可并不光彩,甚至可以说狼狈至今。

  朝廷恩旨根本没得到不说,连儿子的前程也差点葬送了,已经贵为凤翔府知府的长子,本应进京述职,仕途上可能要再进一步,被朝廷生生压了下来,看样子,仕途也就止步于此了。

  流言是怎么起来的,没有人去细究,但李承乾这里却是认定了乃是大将军赵石所为,于是,李大人在里面横插了一杠子,汪道存屡受参劾,匆匆离京之时,兵部本应调兵护送,毕竟,汪道存没有获罪,算是正经的辞官归乡,所以为显朝廷优容老臣,定要派兵随行护送。。。。。。。。

  但李承乾一发狠,给汪道存一行只派了十个老弱残兵,随后还曾开口鄙薄其为人。

  这就是正经的落井下石了,官场上绝对不会缺少这个,但身为兵部尚书,做的显然有些过头,至于李承乾做这些为了什么,大多数人皆以为,一个兵部尚书,一个枢密使,不定结怨已深,所以才来了这么一下,以泄多年怨气。

  但无论是李承乾自己,还是那有数几位知道内情之人,都明白,李大人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示好于大将军赵石而已。

  为什么要示好于大将军赵石,这还用问吗?

  实际上,伐夏功成回京的大将军赵石,是枢密使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可能唯一欠缺的就是在朝中任职的经历了,而另外一个不算缺点的缺点,也很明显,太过年轻。

  大秦立国至今,没有一位枢密使岁数小过四十五岁,而大将军赵石,刚过而立之年,便任职枢密使,实在是。。。。。。。。

  当然,现在人们实在无法拿大将军的年龄来说事,三十出头的大将军,大秦立国之后,也没见到过,三十岁出头便连灭两国的将军,自古以来,又有哪一位呢?

  所以说,年龄在大将军赵石这里,已经是不算什么缺点了,其人用辉煌的功绩,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李承乾明显怕的就是这个,曾几何时,他口中的黄口孺子,已经不是他们可以**抗衡的了的了。

  所以,这一天,兵部尚书李大人,命自己回京述职的长子代自己登门道贺,并面见了大将军赵石,极尽恭敬之能事,而且隐晦的代传了一些话语。

  实际上,许多朝野大事,也正是在这只言片语中定下来的,当然,其中或许有着变数,但只要这样的默契形成,那么就有大可能成事。

  而这一天,能见到兴国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