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037章_七零年代美滋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7章

  别看唐二姐说的简单,事实上却在老江家起了一场极大的风波。

  江家有三兄弟,按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江诚安有了发财的路子,哪怕是有点儿风险,可跟那巨额的利润比起来,这点儿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前年,江诚安只是探探路,累得很,却没赚着几个钱。那会儿,老江家的人都嫌弃他瞎折腾,不好好在家里种地,偏搞那些个花样。结果,地里的收成不好,钱也没挣着多少,反而差点儿把人累出毛病来。

  可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哪怕去年一整年,比起前年更累、更艰辛、更磨砺人,然而因为利润惊人,仿佛所有一切的劳累都变得值得了。

  这个时候,老江家就开始眼红了。

  就在去年春节前夕,江诚安带着媳妇儿和大舅子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旁人家过年最多也就是割几斤肉,买两身新衣裳,唯独江诚安大包小包的一大堆,足足装了一整辆牛车。

  吃喝倒是没多少,最多也就是一些包装别致、色彩鲜艳的糖果块块。可那些颜色艳丽的成品衣服鞋子、需要凭票开后门才能弄到手的收音机、自行车等等,就跟不要钱似的,装满了整辆牛车,看得乡亲们两眼发直。

  即便后来,江诚安也解释了,这里多半都是别人托付他带来的,小部分也是掏了本钱打算运到老家赚个差价的。

  可跟那成堆的紧俏商品比起来,他的解释显得既苍白又无力。

  反正在乡亲们眼里,江诚安这是出息了,本事了,发大财了。

  别人都这么想了,更别提他那两个亲弟弟了。

  就在旁人家都和乐融融的准备过年时,老江家很是闹了一场,江婆婆被俩小儿子怂恿着去找了大儿子,非要他开春离开时再上弟弟们。

  江诚安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一再解释南下当倒爷真的真的很辛苦。

  “挣钱哪儿能不辛苦?放心吧,你那俩弟弟都是能吃苦的,再说了,你是当哥哥的,就算他俩有啥做不了的,你帮他们干呗。”

  这是江母的原话,也是她的心里话。

  在江母看来,大儿子既然有赚钱的门路,当然得紧着二儿子、三儿子来,哪儿能白白便宜了唐家呢?没听说过谁家有亲弟弟不带,特地跑去带大舅子的。

  不止江母是这么认为的,江父以及江家两个弟弟、弟媳妇儿,全都是这么想的。

  倒不是他们眼皮子浅,而是这一年来,江诚安确实捞了不少钱。

  头一年,刚改革开放不久,干啥都是束手束脚的,生怕啥时候政策再改回去,那他们这些倒爷等于就是出头鸟,只等着被打吧。可人呢,都是这样的,尤其是那胆量,就是一点儿一点儿的练出来的。最开始,做一些小本买卖,像手绢、头花一类的,就算被抓应该也算不上什么大罪过。后来,江诚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