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0章 大明男儿!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书上的明朝是在嘉靖年间因为屯田制度的败坏,不得已之下走上了募兵的道路。

  这几乎是一个王朝的宿命,内生的逻辑也很清晰:即政治、军制全部糜坏,行政效能大打折扣,朝中妖魔鬼怪横行,与此同时因为国力衰弱,又出现各种边患、叛乱,导致用兵的需求不减反增。

  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就不得不花银子招募士兵,以解燃眉之急。

  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名士兵每年的军饷是9两,到了明朝末年,增长为每年30两。

  总之就是一切都在滑向失控的深渊。

  朱厚照的存在算是在最后时刻挽救了败坏的卫所军屯,说起来当初还引起了几个边镇的兵乱,

  剩余的呢,则是王守仁率领大军强压着进行下去的。

  总之也是有些惊险。

  如果不是后世来客,这件事真的很难完成,首先是皇帝和大臣之间就很难有完全的信任。至少做不到朱厚照对于王守仁的这种信任。

  到眼下的正德二十年,军屯吊着一口气活了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再次‘重温旧梦’。

  因为不管朝廷的律法多么完善抑或严苛,下属的屯田被上司以各种理由侵占这种现象一定会逐渐增多。

  换句话说,活不下去的屯军士卒会逐年增长。

  人活不下去,就会逃。

  于是战斗力会因为部队不满员、士气低下而羸弱不堪。

  这几乎是一定的,

  哪怕朱厚照再勤政也精力有限,不可能天天盯着全国上千个卫所的军屯里的那些个事情。

  关于这一点,朱厚照自己很早也明白。

  除此之外,现在混乱的军制也让他越发难以忍受。

  兵部和都督府的相互打架行为显然已经跟不上他所宣布的要建设新时代军队的具体要求。

  终于到了十一月底,

  大明在九边的主要将领开始分批次逐渐回京。

  他们这些人相当于军区司令,如果朝廷要从上到下重新梳理军队制度,那么只靠着与他们之间相互的几封信是完全不够的,效率太低,事情还说不清楚。

  而且接下来的动作都需要他们这些人的全力支持。

  说得难听一些,需要他们掌控军队,至少不能够拿出士兵哗变这样的恶性事件出来。

  这些人包括河套总督、武功伯马荣,固原镇总兵官石奉,右军都督府都督、大同总兵官杨尚义,宣府总兵官章黎、辽东总兵官韩十二郎。

  可以说九边之中手握兵力最重的几个总兵都来了。

  其实明朝的军队还包括散落在内地大小城池的各个卫所,

  这些卫所兵平时是受当地巡抚节制,这些年来在各种资源方面都落后于京营和边军,可以很肯定的讲,都患上‘和平病’了。

  最后,就是海军。

  海军提督郑布已远征吕宋,所以肯定是来不了了。

  但海军提督这些年来都会加兵部侍郎衔,所以他仍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