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2章 巡薯御史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照在宫城之中也能看到盛放于空中的烟花,大朝会的确不适合一年一次,不过由此而来的遗憾则是这样热闹的盛景也不能年年绽放。

  得想个法子。

  “陛下,外边儿还是凉的。”

  “朕知道。”

  朱厚照手中攥着的是军报。

  心里还在想着山西。

  这种提前知道消息的小叛乱最终是这样的结局他一点儿也不意外,不过虽然没有意外之喜,可王守仁、严毕云毕竟帮助朝廷控制住了一场叛乱的影响。

  本来按照这帮人的计划,先在京师中掀起重臣反叛案,在外则名义上拥戴沈王而自立,真要成了,其实还是有些麻烦的。

  虽然说最终的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但这种影响会扩散到其他边镇,到那个时候朝廷怕是要疲于平叛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严毕云得赏,王守仁也得赏。

  从二品已经很大了,地方布政使、按察使是正三品,巡抚才是从二品。

  杨一清言道:“陛下,臣以为王守仁调兵遣将、迅速扑灭叛乱,当为头功,山西提学严毕云冒死带话,忠心耿耿,当居次功。王守仁可授太子少保、都督佥事,继续总督河套军管区,严毕云可授刑部侍郎。”

  王鏊忙问:“不知陛下要其巡视什么?”

  关键这个职责严毕云是可以胜任的,所谓巡视,就是代替皇帝下去看看这事到底办得怎么样,只要有基本的素质,不要被人哄骗的太彻底,这也就行了。

  杨一清思来想去也觉得这样更恰当,将升赏与政务相衔接,而不是扔给他一个侍郎了事,好像是在给外界一个交代一般。

  “是。以奴婢愚见来看,严提学忠心耿耿、胆大心细,此次山西之事更是冒死传递消息。因而奴婢以为为显我皇仁义,连升三级可为妥当,他本是正四品官,连升三级就是从二品……”

  杨廷和不敢多言,“臣明白,臣一定履职尽责,绝不会坏了陛下心中大计!”

  一个四十岁的人如果说要培养,那也迟了,不可能人人都是大器晚成的张璁。

  但品级是一方面,明朝因为内阁大学士低品级、高权力的运作模式,实际上使得品秩成为了衡量一个官员重要性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不过他总是觉得这样有些不够。

  正好各地的官员都在入京,他这个弘治十二年的进士也有许多好友。先不管宫里对他怎么个奖法,憋了几天总归先找几个好友相聚。

  朱厚照沉吟着点头,侍郎官其实不错,再熬个几年,把上面的那人熬走,那么就可以接任尚书,那就不一样了。

  等到一宣布,这些人的反应也与诸大臣一般,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他们这严兄从此以后怕是要平步青云了。

  所以他接圣旨之时其实是在与几个好友的宴席之上。

  “这样吧,太子少保就算了,朕盼着他再立新功,到时候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