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9章 白名单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9章白名单

  顾佐进宫后,朱厚照没有在乾清宫里召见他。

  而是选择了湖边的凉亭,也带着他走了走。

  “近来朝廷主要是三件事,其一扬州抓了些盐商,其中一些人需要槛送京师,不过这件事朕已令韩、闵、王并英国公共同审理,之后依律定罪即可。症结之处,便是朕这个皇帝能不能坚决的推行。”

  “这第二件。”皇帝转身面向顾佐,并做了个‘二’的手势,“就是朝廷抄没了许多不法盐商和官员的贪墨之财以后,一下子抄得的银两便太多了。原先朕预估是要五百万两,现如今看来是小瞧了扬州、也小瞧了那些盐商和贪官,实际上应有八百余万两之巨。”

  真是把他们养得够肥的。

  光是弘治十八载那宽、软、松的官场氛围就豢养出了不知道多少巨富。

  “……有些话,其他人听了不懂。但你顾礼卿应当明白。”

  “是。”顾佐拱了拱手,“朝廷所聚集的银两太多,弄不好会使民间出现银荒。”

  朱厚照露出赞赏的眼神。

  其实这件事的确可以排得上三件大事之一。

  其他的如藏书园、京师规划都不是影响全局的大事。

  甚至赈济灶户,这个事情杨廷和总办,拿了银子把粮食发到位就行。作为皇帝他会去仔细督查其中的问题,但也不会多要他耗费多少精力。

  “一旦银荒,便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所以银子还是要尽快花出去。况且第三件事一动,又要有银子进来了。”

  朱厚照提醒了一句,“便是盐场拍卖。”

  顾佐若有所悟,他是完全听得明白的,“……朝廷如今抄没了许多大盐商,拍卖拍给谁?”

  朱厚照却不这么想,“这些盐商实力过强,拍卖场上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反而不美。两淮盐场是天下盐业之首,害怕拍不掉?”

  这倒也是。

  顾佐再问道:“现如今不夜城已接近尾声,不知陛下欲要将银子花往何处?”

  朱厚照坐了下来,语气轻松的说:“你以为修路如何?”

  “修路?”

  “不错,修一条又宽又直,又尽量平坦的大路。这样促进货物流通,南北往来。山东巡抚刘希贤曾经与朕说过,他说东三府交通不便,粮食、作物无法及时运出,外面的商人也不愿意进去,导致长期贫穷。但西三府则不一样,因京杭运河经过,人员密集,商贸繁华,比之东三府就富裕的多。”

  这是个生动又准确的例子,

  其实不难理解。

  “所以朕想着要修一条大路。先将两京连接起来。从京师而下,过济南、徐州、淮安、扬州到达应天。”

  这一路都是比较繁华的大城。

  “这么远的距离,必定是一项大工程了,且必定会征调很多百姓服役。朝堂上,也会有反对之声。”

  朱厚照则说:“一,修路朝廷也要参照不夜城,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