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6章 出狱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出狱

  想要营造一个大的藏书楼,思路固然好,也比推动任何一项触动利益的改革要简单容易。

  不过真的要做好,却也没那么简单。

  朱厚照只是提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可正如工部尚书曾鉴所说,这种事情既然有京城规划司存在,那么首先就需要和其一起商议论处。

  而且这可不是农村盖土楼,不能够今天想一下,明天就招上上百个工人动工干活,从选址到建设,其中有很多考虑。涉及几十万两银子的事情,至少也需要一个具体而细化的方案。

  至于宋衡与张池,近段时间一直在拆解京师南城集中蜗居的问题,忽然间工部和礼部找上门说有藏书楼计划,他们也不由心生兴奋。

  皇帝陛下志向远大,英断圣明,能有心想到这样一个事情,如何不令他们感到欣喜?

  “……不过藏书楼,却并不适合修筑一个整体性建筑。”

  这是京城规划司宋衡和张池进来做事的体会。

  “朝廷迁居京师南城,其中一个考虑便是那样集中的居住,房屋又都是木制结构,一旦走水,后果便不堪设想。”

  其实类似的建筑就是皇宫。

  紫禁城也都是木制结果,所以为了防火也是下了大力气的,各种救火措施都要完备。

  宋衡的意思也简单,“人怕火,书也怕。”

  曾鉴和林瀚听了不由点头。

  “各种珍贵书籍一旦毁于火海,我们这些人谁不痛心?”

  张池建议道:“陛下不同于一般的帝王,藏书楼的计划也是绝佳,但形式却也可以稍微改一改。”

  “如何改?”

  “改一个字,由楼改为园。”

  藏书园。

  宋衡与他有些默契了,一点就通,“张兄的意思,便是不要将所有书籍聚集存放,而是规划一处园子,在其中修筑几个或十几个小一点的藏书楼。”

  当然,防火手段必然也上。而一旦有什么意外,藏书园的形式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曾鉴和林瀚两位尚书也觉得好,但是一时难以决断。

  毕竟皇帝当初说的是超大型建筑。

  没办法,那就只能到宫里请圣上裁断。

  而朱厚照听到这件事的时候,心里又想到另外一茬。

  便是这些相对老迈的官员如曾、林之流,其思路确实是不如年轻的少府官员活跃。

  天下许多事,不是每一件事都得他皇帝一一过问。

  如果什么都要管,那他妈还管个屁。

  不然要下面的人做什么?

  宋、张则有这种思维,他们会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其实也应当这样,执行层面的人更加了解过程中的细节,他们提出来的东西往往更加具有操作性,也更加合理。

  而朱厚照又不是真的神人,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若是园子,西城区怕是要放不下吧?”

  “正是如此。”张池禀报说:“所以,微臣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