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取仕 施恩 朝局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5章取仕施恩朝局

  梁储做京官做得好,尤其是当考官当得好。弘治十一年他在南京主持乡试的时候就开始向自己的好友推荐唐伯虎这个人。

  唐伯虎的命运在弘治十二年被朱厚照改动了一下。

  他被打得手臂骨折,虽说当年无法参加科举,但是至少没有掺和到科举舞弊的案子中去。然而即便如此,弘治十五年壬戌选才,朝廷也没有让他考上。

  主要是弘治皇帝没有让他考上。

  因为这个人确属自负的狂生,放浪形骸不说,每次来考试就觉着自己一定能考取,其他人都成了陪衬似的。

  另外,唐伯虎当初毕竟与建昌侯和寿宁侯的死有关系,张太后现如今提起这个姓唐的都恨得牙痒痒。

  当时的弘治皇帝不想搞得后宫不靖,因而继续把他拦在进士的大门之外。

  然而这次乙丑科,他又来了。

  而且还摊到梁储也当了一回副考官,朱厚照在看殿试卷子的时候就有些微微的皱眉。

  弘治十八年这一票的科举之士中,有三个名字让他在意。

  “启禀陛下。”李东阳回奏说:“唐寅此人确有才气,文章词句皆佳,弘治十五年唐寅落榜,就已经引起了士林议论,若是乙丑科再不取,臣恐非议更多。”

  再加上刘健还去了山东。

  皇帝问这个话,李、梁、杨三人都不太好回答。因为按照实际,不仅有唐伯虎、以前原历史上中的状元顾鼎臣、榜眼董玘这些才华横溢的人,而且便是严嵩、陆深、崔铣实际上也不比谢丕差到哪里去。

  你说这要命不要命?

  他是谢迁的次子。

  于是朱厚照便不管那么许多,用朱笔直接在上面写下一甲第一的字样。

  既然如此,有人让出位置,干嘛不配合?

  旧人不走,新人不上,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乾清宫里,李东阳、梁储、杨廷和都在,他们都是考官,而现如今是要到了给士子们排序的时候了。

  顾鼎臣文章做得好,而严阁老,他也是很期待的呢。至于陆深,只要在二甲之中,总会有他的机会的。

  “榜眼与探花便给顾鼎臣与严嵩吧。”

  “要取唐寅,你们三人都是这个意见吗?”

  况且父子两状元这事在先前还从未有过,出来以后肯定引起广泛的讨论,朝野觉得谢阁老圣宠仍在的同时,也多少会忽略一些内阁地位尴尬的问题。

  李东阳也叹气,没想到唐寅在皇帝的心中印象这么差。

  “我朝有父子双状元的旧例么?”

  “是。”

  状元、榜眼、探花,这是皇帝钦点的,其他的一个一个皇帝也排不过来。而且文章好坏,皇帝又不懂,还不是看大臣们。

  李东阳心中疑惑更深,皇帝忽然这样施恩于谢家,这是什么意思?

  “是,微臣明白。”

  这是朱厚照登基后的第一次取仕,但这事儿他以前监国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