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六章 血雨腥风_篡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杀人,顾怀是不忌惮的,他不认可以杀止杀,但认可有罪必究。

  晁景福惨吗?确实惨,大魏贪腐的官员那么多,赈灾贪腐的领头人祝文还没事,他就提前上了刑床,体验了一把剥皮的快感。

  但比起凉州那些死去的难民百姓,比起成了废墟的永登,他们和晁景福谁更惨?

  能在凉州领兵杀了近万人,顾怀就不忌惮于在长安大开杀戒,既然这些官敢伸手,就要做好手被砍断的准备,只允他们贪,不允顾怀找他们清算?这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而且顾怀已经很给面子了,起码没有对他们的家人动刀。

  一有罪证,二有架贴,锦衣卫在旁虎视眈眈,何洪卢何镇压百官,现在的顾怀,完全可以编织罪名大搞株连对一些原本没有贪腐过的官员下手,实际上卓兴怀也是这样建议的,在他看来,王爷既然已经动刀子了,就一定要杀的他们胆寒,杀的他们不敢再和王爷作对才行。

  但顾怀还是很理智的警告他把这件事情的规模控制住,锦衣卫这把刀就是这样,有时候没人镇着,往往就会开始无差别的去砍人。

  长安就这么在这些年的平静之后迎来了腥风血雨,菜市场上被砍的几个官员血迹还没干,又是几个被送上了刑场。

  锦衣卫的办事效率简直让朝堂侧目,第一天顾怀盖好架贴,前往凉州的赈灾官员几乎就被一网打尽,在经过一天的刑讯后,第二天锦衣卫找上了那些没去赈灾,但一样收过钱的长安官员。

  最让百官想不到的,都察院居然也插手进了这件事情里面。

  都察院右都御史范泓,那个官员印象里连弹劾都不敢的御史,居然一连上了十三封折子,每一封都有理有据,把顾怀交给他的那些证据说的清清楚楚,直指那些藏在水面下的官员,内阁和司礼监的动作也不含糊,内阁批阅,司礼监盖章朱批,然后就到了锦衣卫手里。

  配合锦衣卫已经有了的架贴,这个流程就这么确立了下来,范泓弹劾,卓兴怀抓人,两个人配合的亲密无间,一时间文武百官风声鹤唳,收过钱的人人自危,生怕好好的呆在宅子里或者在官署办公,下一秒锦衣卫就破门而入,将人抓走。

  这场景不是没发生过,最有意思的是刑部一位郎中正在审理案子,锦衣卫带人到了,看见勃然变色的刑部郎中,带头的百户还笑着让他先把案子审完。

  于是刑部估计出现了开国以来最荒谬的一幕,下面被审的犯人在发抖,上面审案的老爷也在发抖,两人话说的牛头不对马嘴,最后锦衣卫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动手抓了人。

  就这样,三天时间,五十余位官员落马,上到侍郎,下到八品小吏,但凡是在朝廷赈灾中动过手的,无一例外都进了昭狱,锦衣卫甚至已经准备出京沿着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