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落到凡间的天使_重生之80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啸天离开石头记后,直接前往马鞍山石玩街。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对奇石的兴趣,龙城也开始出现了几个自发的马路石玩市场,马鞍山的石玩市场正是其中之一。

  马鞍山的石玩市场并不是天天开市,它三天一吁,今天正好是逢吁日,杜啸天想要去碰碰运气,淘淘宝。

  在奇石世界里,赏评奇石的优劣,并无法定标准,一般凭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积累来明断每块奇石的优劣,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积累,是长时间的、多方面的;奇石自身具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加之人们平时的文化、艺术的积累,便能达到天人合一、石人合一。

  吁日上的石玩,多来自于城区附近的河流。都是一些石玩爱好者或一些想赚些小钱的企事业单位和忙过农活的人,闲暇无事,三五成群的骑着单车从河摊上拉回来的。他们也没个标准,做事全凭喜好,觉得上眼的,他们就拉回来,换些小钱。如果交易不成功,他们往往就直接扔在路边,再去找别的。

  杜啸天重生回来,不选金融,而选择做石玩,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是石玩业的巨大利润,但还有一点,就是他是龙城人,想为故乡做点事。因为他知道,再过几年,龙城将进行企业改制。

  龙城的企业改制对市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改制前,龙城拥有大中小企业两千多家,改制后,剩下的企业不足五百家,超过八成的企业破产,全市几十万职工,近一多半人下岗,生活困难。前世的杜啸天也是身受其影响。

  杜啸天不可能让全市的人都去炒股票,做金融期货,但他可以以石玩为主打,拉动地区的经济和影响力,为将来的下岗大军提供一个相对好一些的环境,也可算是重生后为家乡做些供献吧。

  其实龙城的石玩文化说起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任龙城刺史,就对龙城的石玩文化有很高的评价。在他的《柳宗元集》篇中有《龙城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记载龙璧山,"其下多秀石,可砚"。这篇是柳宗元游龙璧山采石做砚的记述(大约在元和十三年前后)。后从《刘禹锡集》篇中首题为《谢柳子厚寄叠石砚》诗里,也记叙有柳宗元采龙璧石制砚,赠与广东连州的刘禹锡。诗云"当年同砚席,寄此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又叠翠云。烟岚余斐炜,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松窗与写紫文。"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刘禹锡对"龙璧柳砚"的高度赞赏。

  宋代的米芾,明代的徐霞客都曾对龙城的石玩非常喜爱。特别是徐霞客,他晚年在家,后因病卧榻不起,却常握奇石于掌中,直至与世长辞。徐霞客对龙城奇石可谓忠贞不渝,确是催人泪下。由此也可见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