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百八十九)来自德国的关注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几天前,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接见了德国驻俄国拉二世向德国大使叙述了俄国当前的处境,并向德国大使不无抱怨之意的说,在俄国和中国的战争危机中,英国对俄国采取了对德国一样的“背信弃义的政策”,德国大使当时的回答是:“只有在这种严峻时期,才能看出来谁是真正的朋友。”

  英国在战前给予中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巨大支持,现在沙皇已经感觉到效果了。

  当时心烦意乱的尼古拉二世对德国大使说:“如果我们三个国家俄国,德国以及德国的仇敌法国能够保持一致,这将是我们共同的利益的巨大保证。”

  而且出乎人们异料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这一次没有让翻译在场,而是自己用德语和德国大使直接交谈!

  尼基这一回给堂兄威利的暗示非常明显,他现在非常希望同法国和德国再次在东方成立“俄德法三国同盟”!

  上次俄国在中国动的军事冒险行动遭到了惨败,被迫同中国签订屈辱的和约,而中国政府当时能够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还向俄国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其实就是中国政府在担心这个“俄德法三国同盟”成立。

  为了保住已经到手的胜利,中国人才很快的做出了妥协。

  上次生的事让沙皇尼古拉二世尝到了甜头,所以,这一次,在一开始战场形势不妙地情况下,沙皇又想起来了这个同盟的事。

  如果这个“三国同盟”现在能够成立的话,中国人知道了消息之后,即使不陷入恐慌,也会大大动摇战争的决心。

  只是,这一次,“坏孩子威利”明显没有理会沙皇尼基的暗示。

  因为现在地结果。正是威廉二世想要地。

  俄国只有受到了削弱。德国地东部边境才可能变得更安全。

  身为总参谋长地施利芬当然知道皇帝陛下没有搭理俄国人地“深意”。但他当然也知道。眼下德国想要竭力避免地“两面受敌”地情况。正是皇帝陛下自己一手造成地。

  18911年施利芬接任总参谋长一职时。德国由于在“铁血宰相”俾斯麦下台之后。外交方面一错再错。结果使得德国面临地战略形势恶化。1893年法俄两国地同盟关系终于正式成立。注定了今后德国必然面临着腹背受敌地局面。这同样也使施利芬在处境上变得和他地前任老毛奇大不相同。

  在老毛奇那会儿。由于俾斯麦地外交手段极为高明甚至可以说阴险。每当普鲁士对外动战争时。敌国总是被迫居于孤立无援地地位。这正是普鲁士军队之所以在战争中总能享有数量上地优势地主要原因。可“年少不知愁滋味”地威廉二世皇帝上台后。不但把俾斯麦撵回了家。而且还一手把俾斯麦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地外交架构完全拆毁。结果到了施利芬当总参谋长地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