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百一十一)统统“商办”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说的不错,有些事情,你如果采取强制的手段,老百姓反而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可如果让老百姓能够见到利益,你不要求他们也会跟着你走的。(本章由转载發佈)”孙纲对爱妻的主意表示赞同。

  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开公司“天工公司”(有点取“天工开物”的意思)就此成立。

  “天工公司”是一个纯粹商业性质的科技开公司,主要研究人员除了赵春泽戴天雷等一干“科学怪人”,还包括谢缵泰、詹天佑、魏瀚、陈兆翱等中国工业的开路先锋,以及孙纲要求各省推荐的一些有成就的技术工作者,加上一些从外国聘请的专家。“天工公司”成立之初,经孙纲的提议,李鸿章批准度支部拨款5o万银元为“官股”入资“天工公司”,作为“天工公司”期开办经费,马以“北洋商贸集团”的名义出资2o万银元作为“商股”,这时民间的一部分商人可能看好这个中国第一个科技开公司的“前景”,联合出资3o万银元入股,这样“天工公司”就有了1oo万银元的股本,顺利的开办了起来。

  “天工公同”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都是经董事会选举出来的,很多来自“北洋商贸集团”,里面甚至有一些还是从国外“海归”回来的,业务能力都相当强,“天工公司”成立之初,孙纲和马都去“剪彩”,一方面是表示庆贺公司初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个公司能真正起到“带头羊”的作用。

  由于官方出资不少,而整个公司却是“纯商办”的。李鸿章倒是没说什么。但张之洞却对此表示了很大的担忧。

  张之洞认为,象“天工公司”这样地事关国防重务地企业(“天工公司”接受了为中国海6军制造飞艇的订单),没有官方的控制和监督是不可想象地。而且国家投了巨资在里面,一旦企业生亏损,官方的利益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且张之洞还认为,“商人嗜利轻义,行事往往不顾大局”。因此坚决反对“纯商办”的运作模式,坚持应该走“官督商办”的路子。

  孙纲和张之洞谈过后才知道,为什么“中国重工业创始人”之一的张之洞张大总督,经营了那么多地中国工业企业,如汉阳钢铁厂和纺纱局等,到后来却大多陷入亏损的困境了。

  即使是象张之洞这样的卓越人物,因为深受封建时代等级制度的影响,骨子里对商人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感在里面,因此坚持这些对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的工业企业都要有官方的监督和控制。

  中国封建社会历来轻视商人,自古就有“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把商人排在了最末位,但到了清代晚期,国家机构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士子成为官员,这些人为了生计,只能去想办法为自己增加财富,而最好的办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