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二十五)袁大头的解决办法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在山海关前,遍布着纵横交错的堑壕和洼地,好多地方还密布着铁丝网和鹿角、蒺藜、拒马障之类的东东,步骑兵根本无法通过!

  也不知是谁给这帮满人出的主意,在袁军到来之前,这帮满人驱使数万士兵和百姓早就在关前挖好了堑壕,然后派士兵在壕内拒守,好多地方还隐蔽有火炮!

  现在袁军攻到了山海关前,这些堑壕立刻就起作用了。

  看样子这帮满人也还不算太笨的。

  袁世凯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立时“傻眼”,董福祥看了“讨逆军”这个“布置”后也有些蒙,袁军众将商议了一番认为现在就这么强攻的话,肯定伤亡惨重又劳而无功,而且还将浪费大量宝贵的弹药,不如先不进攻,研究下对策后再说,袁世凯“从善如流”,立即率军后撤扎营,和“讨逆军”对峙上了。

  孙纲知道这个消息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满人“讨逆军”里头有俄国人给他们“点步”!

  因为,单凭那些蠢得象猪一样的满清王公和将军,是根本想不出这种办法的。

  这种十分“先进”的“堑壕战”的战术,是日本人率先在九州岛采用对付俄国人的!

  因为孙纲知道,在目前正在进行着的“日俄战争”中,俄国6军在海军舰炮火力的支援下,先后在日本九州岛多处成功登6,但在向纵深推进时,却遭遇到了在堑壕里拒守的日军的猛烈抵抗!

  日本人在俄军进攻前挖掘了大量的堑壕。日本人依托这些堑壕,愣是阻住了俄军前进地脚步!

  俄军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结果俄军的“敌后登6作战”遭到了严重挫折,加上日本武士神出鬼没的夜袭,已经登6的俄军根本无法在九州岛上立足,最后只能退回海上。

  日本人利用“堑壕战”成功的阻止了俄国人的进犯,让在场观战的其它各国“军事观察家”们赞叹不已。

  “堑壕战”从此作为一种“新式”战术而“风靡”世界。

  而现在。这种“新式战术”却被中国地满清“讨逆军”用在了对付“叛逆”身上。

  俄国人看样子是真的打算帮满清王公亲贵们夺回江山了。

  袁世凯地手下大将王士珍随即命令侦察气球(袁军也装备了气球队)升空观察“讨逆军”的布防情况,经过几天地观察。袁军将领不得不承认,“讨逆军”弄的这个新战法。很不好对付的说。

  一位外国记者写下了这样的评论,“这些堑壕挖得很深,它们在北、西、南三个方向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讨伐军地士兵们躲在里面,可以有效地避免对方炮击造成的伤害。而他们的对手叛军,目前却缺少有效进行突破的手段。”

  这位外国记者说的不错,袁军目前缺少火炮和足够地弹药,想要消灭堑壕中的敌人,需要进行密集而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