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三十三)袁大头演的“节目”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个人的情况你有么?给我简单说一下。”孙纲对江穆齐说道,

  江穆齐找出了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的相关资料,给孙纲大概讲了一下,孙纲这才知道,这些在后世的很多书中和影视作品中被当成“反面人物”的“北洋军阀”,其实都有着不为世人所知的“传奇经历”。

  就拿1859年出生的冯国璋来说,他天资聪颖,幼时入私塾读书,22岁入保定府莲池书院就读,后来投笔从戎(这一点和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一样,都是书生从军起家的),是天津武备学堂第一期步兵学员,1893年入淮军聂士成麾下,甲午战争中随聂士成部转战于朝鲜和辽东,表现十分英勇,而且颇有胆略,很得聂士成的器重,甲午战争结束后因功被授了个候补知县,在第二次对日作战的丁酉战争中,他招募长白山猎户组成团练,加入刘铭传的北洋6军对日军作战,屡立战功,被刘铭传任命为步军前营统领,本来如果不出意外,以他在丁酉战争中立的功劳,他应该还会再升官的,可没想到朝廷一声令下,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北洋6军就这么给撤了,他所有的功劳和以前奋斗的成绩全都化为乌有,灰心丧气的他准备拿着那点可怜的“遣散费”辞别刘铭传回老家,段祺瑞和他一直关系很好,段祺瑞这时已经在江穆齐的劝说下加入了东省铁路护路队,任铁甲车队(炮兵)统领,于是就找到了他。要他也加入东省铁路护路队,可能是段祺瑞看出来了这个“护路队”将来会“很有前途”,不知和冯国璋说了些什么,冯国璋就来了,而且把曹锟和吴佩孚也给拉了过来。

  曹锟和出身大户、书香门第的冯国璋不同,这小子按后世地标准,绝对是“根正苗红”、“苦大仇深”的“红三代”,他1862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因不甘心一辈子穷困潦倒受人欺凌。于是立志从戎,2o岁时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后入马玉昆部毅军为哨官,甲午战争时随军入朝作战,虽然没有立下战功,但是在同日军的交战中,积累了很多作战经验,后来经亲族曹克忠推荐,入刘铭传的北洋6军,任步军右营帮带。在丁酉战争中因为表现出色,升到了统领,他性格憨厚,爱好武艺,豪爽仗义,与人无争,而且爱结交朋友,和冯国璋、段祺瑞的关系都很好,所以段祺瑞也没忘了把同样“失业”的他给拉了过来。

  吴佩孚则是他们当中岁数较小的一个,出生于1874年。和冯国璋一样,也是以书生的身份从军,他22岁就考中了秀才,次年因得罪家乡豪绅,被革除功名并受到了“通缉”,据说他逃到北京后因生活衣食无着。不得已靠卜卦算命(想不到这个大军阀竟然是“易道高手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