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一十八)去“印度女皇”那里访问_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俄**方有一句着名的口号,而且,这句口号还和中国有很大的关系。

  1847年,被俄罗斯人后来奉为“民族英雄”的尼古拉.穆拉维约夫担任西伯利亚(有的史书称为“鲜卑利亚”)总督,这位老兄在1858年趁着大清朝因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的入侵而内外交困之际,以武力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蛮横地将黑龙江以北、外大兴安岭以南的6o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划为俄国领有。除此之外,还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的黑龙江下游4o多万平方公里的、被称为“外东北”的部分划为“中俄共管”,一次性割去的中国领土为所有不平等条约之冠(不要忘记一些教科书里写的,后世的中国的领土面积也就只有约96o万平方公里而已),而“外东北”那部分中国领土也在两年后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又再次成为俄国领土。==

  “决不能在俄国国旗升起过的地方降下这面旗帜”的“响亮”口号,就是这位总督大人在那时候提出来的,以后就成了俄**方的座右铭。

  因为这个穆拉维约夫对俄国的领土的“功劳”实在太大,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别嘉奖,封他为阿穆尔(黑龙江)斯基伯爵,这位因此成为了俄罗斯人的“民族英雄”的家伙从此成了俄罗斯军人心目中的“偶像”(后世地俄罗斯货币中最大面值的五千卢布纸币上就是穆拉维约夫的铜像)。==

  现在,就因为他那句“口号”的关系。俄**方坚决不同意做任何形式的让步,甚至连洛巴诺夫一开始提出来的那个拉美、中、朝三国“入伙”的计划都反对上了。

  洛巴诺夫为此和军方将领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他认为俄**方这样做会导致俄国“与全世界为敌”的严重后果,将“完全葬送已经到手地胜利果实”,可军方这两位将军就是听不进去,洛巴诺夫一怒之下给国内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了电报,要求派人替换他前来谈判,准备“摞挑子”不干了。**junzitang.*****

  洛巴诺夫对罗丰禄说,出现这种情况他只能表示“遗憾”。他目前在等候国内的消息,沙皇“换人”的电令一到,他就准备回国了。

  “俄国人这里很难办,若我国联合其他各国向俄国施加压力,又恐各国步调不一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罗丰禄对孙纲说道,

  “俄国人欺软怕硬。只认拳头不讲道理,”孙纲说道,“和他们说多了也是白费口舌。得另想办法。”

  “还会有什么好办法?”张荫桓奇怪地问道,“总不能因为这个和俄国人打起来吧?孙纲仔细地想了想,现在同俄国人开战根本不现实。俄国国内局势虽然不稳定,但还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