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五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_春回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他们想去红巾军控制区也去不了,各处关卡都是巡逻队,太湖上同样也是排桨船在巡逻,就连过往商人,除非有乡贤或耆老做的保书,否则都不准带着本地口音的雇员。毕竟这些涌入城市的流民,代表着工人数量充足,大老爷们的工钱,可以继续降低,同样他们那微薄的工钱,也要从大老爷那里买米。

  大老爷们的快乐可以重复。

  可一旦流民数量减少,劳动力不足,他们就只能以更高的工钱雇佣工人。

  在这个初级工业化的时代,绝大多数工作都是手工,虽然也开始出现一些更高效的新发明,比如水力机械越来越多,但终究还是手工业为主,对于那些工厂主们来说,他们要的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至于多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那就只能要饭续命了。

  但来的流民实在太多,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普遍的,甚至还有些干脆就是拖家带口,他们一个个裹着破草席蜷缩在石板上,目光呆滞的看着近在咫尺的灯红酒绿。

  繁华与他们无缘。

  他们只是这繁华盛世的看客。

  前面一顶轿子在街上走过,乞丐们蜂拥而上。

  然后轿子旁边的家奴抡着棍子驱赶。

  不过里面的大老爷还是发善心。

  毕竟乞丐们太多,为了不耽误时间家奴扔出了些铜钱,但这下子却引来更多乞丐,一个家奴赶紧吹饷脖子上挂的狗哨,然后附近巡逻的民团恍如听到召唤的狗一样匆忙赶到,直接抡着枪托驱赶,甚至还开枪驱散。伴随枪声乞丐们惊恐四散,几个跑慢了的被砸的惨叫不断,一瘸一拐的继续逃跑,而驱散这些家伙的民团士兵们,卑躬屈膝地向轿子里的大老爷献媚着。

  后者面无表情的冷哼一声……

  “刁民!”

  然后轿子继续向前。

  旁边河水中一具浮尸飘浮着,画舫上船工见惯不惊的喊着。

  那些民团赶紧过去,他们熟练的拿着钩子,就像光头佬时代某照片里的那个收小孩死尸的人一样,淡定的把浮尸拖出,看身上穿着和瘦骨嶙峋的程度,就知道这是个在穷困潦倒中绝望寻死的。而画舫的窗子打开,两个身穿丝绸的年轻士子摇着折扇看着,身旁的佳丽国色天香,背后是满桌佳肴,他们就那么看着这场面。

  民团军官问了问手下,确认今天没有报失踪人口的,随即就冲着那些乞丐喊了一声,几个强壮些的争抢上前,军官让其中两个抬走。

  不远处有大善人们开的慈善机构可以处理这个。

  无非一把火而已。

  像这种饿殍什么时候都不稀罕。

  烧完找个坛子装着,往外面乱葬岗挖个坑一埋,又一个为大老爷的好日子烧成灰的回归了大地。

  没人会关心他是谁,他为什么死在河里,他还有没有亲人。

  大家都很忙,不会为一具浮尸浪费时间。

  要知道这座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