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风暴_春回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大明北方最大的盐场群,至于灶户……

  天下最苦者灶户。

  这可是这个时代的文官们自己评价的。

  盐商富可敌国。

  但晒盐的却饥寒交迫。

  纤夫,实际上可以说流民,纤夫就是流民,军户,灶户,几乎天下三种最苦的人群全在蜂拥而来,然后也都迅速被杨丰调动起狂热,汇聚成可怕的洪流。

  他们就像杨丰所说的,此刻不为了别的,只为了活个明白而已。

  太祖高皇帝的御制大诰在这里。

  这本书已经被冷藏一百多年,朱元璋时代强制性家家都有,家里有大诰的,犯罪立减一等,百姓自己抓住犯罪官吏,带着大诰进京的,沿途任何人不得阻拦,敢阻拦立刻遭受洪武式打击。但这本书对官吏士绅的威胁实在太大,他一死就赶紧冷藏,到现在只有官府能有,民间早就已经不知道了,更别说这些最底层的就算看到也不认识字不知道内容。现在杨丰就拿着这本大诰,直接给他们对着各人的冤屈,通过大诰解释,让他们看看他们受的那些苦,是不是原本就应该受。

  军户最恨的是什么?

  世袭军官们把军户当农奴,逼着军户给他无偿干活。

  好吧!

  大诰有明确案例,私役军户者斩。

  军官任意殴打甚至杀害军户。

  这个同样有明确案例,军官打死并非死罪的军户直接偿命。

  灶户不用说了。

  朱元璋的灶户制度和现在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开中制下灶户只需要晒盐就行,向盐场交盐,盐场以粮食交换,多少盐多少粮有制度,完成盐场任务之后可以种田可以打渔,也可以继续晒盐,还是给盐场,还是给对应的粮食。

  盐户不会挨饿。

  甚至盐场有专门的粮仓,就是常备粮食专供他们。

  至于农民最恨当然苛捐杂税。

  可是朱元璋的制度是新开荒地永不起科。

  永远不收税。

  北方绝大多数都是新开荒地啊!

  整个北直隶,洪武二十五年人口普查才一百五十万,这是男女老幼全加起来,鱼麟册人口,现在一个京城就差不多这些人口,增长的人口当然绝大多数开荒。

  像辽东宣大冀东这些地方,估计除了卫所的土地,其他全是朱元璋标准的新开荒地。

  当然,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像北直隶官方税收总额一直跟朱元璋时候差不多,可是老百姓却饥寒交迫了,那他们交的是什么?其实也很简单,各种乱七八糟的捐,远超实际的火耗,徭役折银,人头税,连县太爷下轿,都有专门的下轿钱,这些当然穷鬼们出,难不成还是士绅们出?

  但这些乱七八糟的不需要解释,杨丰的目的是调动情绪,当然不会解释这些东西。

  要的就是简单化。

  要的就是直达心灵的冲击。

  让所有人都在短时间内陷入疯狂的状态。

  然后……

  “走,去京城!”

  他敲着面前的战鼓吼道。

  “走,去京城,去见皇帝!”

  “走啊!”

  ……

  士兵们亢奋地吼叫着。

  然后他们推动一辆辆战车,开始走向前方运河的冰面,那些已经被愤怒和狂热支配的人们吼叫着跟随……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