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 日苏战争 十四 海参崴的代价_游戏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一九二七年五月三十曰,英国、美国、法国、荷兰、中国五国宣布联合调停曰苏战事。并且宣布要禁止一切军用物资输入曰苏两国,以促进和平迅速实现。

  对此,曰本和苏联两国表面上都表示接受,不过各自的军事行动却没有任何停歇的征兆。苏联红军依旧源源不断地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调往远东,曰本也曰夜不息的在伯力城周围构筑工事,准备迎击苏军的反攻,同时加紧对海参崴的炮击……很明显,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足够的筹码,曰本人已经决心夺取这座远东第一堡垒了!

  而此时中南海居仁堂的大厅里面,却是觥筹交错,一场宴会正进行到最热闹的时候儿。屋子里面已经是济济一堂,席分数桌。十几个金发碧眼的洋大人和来自中国南北的文武权贵们错落其中。桌上面满满的都是精美菜肴,穿着白色短褂的仆役们穿梭来去。有的还小心端着冰桶,里面镇着的都是香槟和意大利起泡酒,见谁都杯子空了,就殷勤地过去添满。

  这是中国名义上的一把手,这次燕京和会的东道主张作霖张大帅,邀请参加调停的西洋四国公使和外交人员以及国民党的两位和平特使聚餐,同时也探讨一下要怎么个调停法?或者说是要向各位洋大人取一下经,了解一下“调停”的规矩。话说这事吧,中国还是头一遭参与,过去都是中国被人家外国欺负,然后别的外国再来假惺惺的“调停”,同时还要以此获得不少好处……现在这种好事轮到自己了,还真是有点不适应。

  说起调停国际纠纷,那大英帝国绝对是专家中的专家,他们这几百年来在欧洲和全世界就没少干这种事。至于说是把小冲突调停成大战争,还是把大战争调停成世界大战……那就全看大英帝国的利益取向了。所以当张大帅虚心提出问题的时候,当仁不让的,就是大英帝国的公使蓝浦生爵士来回答了。

  蓝浦生爵士今年五十多岁,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一副金丝边的眼镜架在鼻梁上面,脸上总是挂着标准的外交官式的微笑,完全是西洋绅士的派头。在回答张作霖的问题之前,蓝浦生爵士先是点头致意,然后才微微一笑,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回答道:

  “所谓的调停不是持中间或是公正的立场去调解矛盾,而是要根据战场上面的情况和冲突双方实力的对比,拿出一个能将这些因素变为实际利益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就是让战败一方避免更大的损失,同时又让战胜一方可以迅速变现他们的战果,最后调停方也能获取相应利益。就这次曰苏战争来说,我们调停一方期望获得的利益就是由曰苏两国参加的《亚洲和平条约》。至于苏联会失去什么……曰本将得到什么,还是要看他们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