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2章 当年御赐,今漏地摊_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及清代官窑,就不能不提唐英。

  清代御窑厂,有四任“主管”最为有名,号称四大名窑。

  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臧应选,郎廷极,年希尧,唐英。

  臧应选是康熙官窑早中期的“主管”,郎廷极则在康熙晚期,创烧了大名鼎鼎的“郎窑红”。

  而年希尧是年羹尧的哥哥,主要是雍正时期的御窑厂“主管”;因为年羹尧的事儿,他受到过牵连;但是雍正很喜欢他,很快就没事儿了,而且还升官当上了内务府总管。

  年希尧之后,便是唐英。

  雍正六年,雍正皇帝的大动作不断,他已经收拾了年羹尧,圈禁了隆科多;签订《恰克图条约》,推行官话······

  这一年,有一条看起来似乎很平淡的圣旨:

  唐英,内务府员外郎衔,驻JDZ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

  唐英是半路出师,之前没搞过瓷器,但是到了御窑厂之后,他很快和工匠们打成一片,坚持不懈掌握了瓷器的要领。

  不过,他之所以最终有这么高的成就,也和之前的两大基础有关,首先他是个文人,还搞过文学创作;再者他以前在内务府也搞过画样的,美术功底了得。

  雍正崩了,乾隆登基之时,唐英已经是个高手了。

  但是乾隆依然不满意。

  如乾隆十三年,太监传旨:此次唐英进呈瓷器仍系旧样,为何不照所发新样烧造进呈?将这次呈进瓷器钱粮不准报销,着伊补赔。

  吴夺曾经看到过这一条史料,当时他一看就明白了,唐英之所以进呈“旧样”,不照“新样”发货,肯定是“新样”烧废了啊。

  瓷器不比别的,前面所有的功夫,要在出窑之时才能定论;前面搞得再好,出窑完蛋,前面白干。

  而且,在瓷窑中能否成功,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有着诸多的偶然因素。

  所以有些极品官窑,很可能是试烧了百次,才成了一次。

  但乾隆不管这些,就此处罚了唐英,直接罚钱,这批次瓷器的烧造成本,你自己掏腰包吧!

  由此看来,唐英的成就,也和乾隆的挑剔和“压迫式”管理有关。

  唐英后来让乾隆越来越满意。

  唐英在担任督陶官期间,一共仿古、创新了五十七个瓷器品种!因为清代距离现在比较近,这五十七个瓷器品种,如今全都是可以印证的。

  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十九,已经七十五岁的唐英,被乾隆在圆明园召见。

  彼时君臣二人都明白,唐英老了,应该从督陶官的位子上下来了。

  乾隆这一次召见唐英是很高兴的,他说:唐英啊,你的儿子唐寅保一直跟着你学习瓷艺和瓷务,以后就让他接你的班吧!

  吴夺没听到这些,但这是史料记载的。

  但是,吴夺却听到了一条史料没有记载的。

  那就是,姚宗仁做的仿齐家文化狩猎纹玉璧,乾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