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3章_寡妇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舒心。反正那个东西在身上长着,不用了可惜,女人本身就是男人的附庸,是男人性发泄的工具。人的有些功能与生俱来,带着遗传的天性,老和尚一辈子活得谨慎,五十岁了才知道恶补,三个人在炕上尝试着各种手段,有时玩得开心了,便发出夜猫子叫春的喊声。

  八路军只是利用了老和尚的名声,其它方面对老和尚非常宽松。那一日明善闲得无聊,突然想到要去郭宇村转转。郭宇村离菩提最多四十里地,对明善来说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新来的政委姓高,明善跟高政委打了一声招呼,高政委只是说:“路上小心,”算作放行。

  明善告诉两个女人,他最多一两天就回来,便扛起禅杖,大步离去。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明善想去哪里只是给两个女人打一声招呼,两个女人根本没有权利发表意见,明善基本上是来去自由。

  下过雨的山岗一片葱绿,路两边开满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明善去郭宇村也不是心血来潮,明善最关心的还是寄存在疙瘩家里的那两尊铜鼎,上一次在长安时明善对靳之林提起过那两尊破损的铜鼎还在疙瘩家里寄存。靳之林特意关照明善,不要把那些碎片丢失,也许有一天能碰见一个高手把那铜鼎修复,那可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明善走得心急,到得郭宇村时刚好太阳偏西,耳听得唢呐声声,好像在举行什么特大的喜庆。场院里搭起了草棚,一股肉香满村子弥漫。

  明善在郭宇村也不是生客,他扛起禅杖直接来到场院内,看见疙瘩和王世勇正在招呼客人就坐,一打听,原来是村里一个小伙子大婚。

  疙瘩和王世勇看见明善,赶忙招呼明善跟一个女客坐在一起。明善一看旁边的女客傻眼,这不是靳之琴是谁?

  看来这场结婚仪式不同寻常,靳之琴不可能赶八十里山路来参加一个普通小伙子的婚礼。奇怪的是土匪头目和八路军小分队长共同主持这场结婚仪式,谁家的孩子能有这么大的牛逼?

  明善对靳之琴抱拳:“师姐安详,想不到在这里相遇。”

  想不到靳之琴爆了粗口:“明善,缺德事少做些,免得以后遭报应!”

  明善用手挠挠秃头,有点尴尬地问道:“此话怎讲?”

  靳之琴不再说啥,只是把头扭向一边,故我而言他:“把你脖子上的念珠卸下来,一会儿送给新娘。”

  这明显是一个暗号,佛陀的念珠非同一般,新娘子凭什么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不过明善没有拒绝,明善只是回答:“我倒要看看新娘子到底是谁?值不值得。”

  正说话间欢乐的唢呐迎亲曲响起,一乘花轿在席棚外落下,新郎掀起轿帘,从轿子内款款地扶出新娘。明善一看傻眼,怎么会是板兰花?!

  看来明善在板兰花身上作恶靳之琴尽在掌控之中,不然的话不会让明善给新娘子赠送念珠,那念珠可非同一般,往往老和尚连同衣钵一起给弟子传授。看来明善也不打算再回五台山,老和尚颤抖着手把念珠从脖子上卸下,然后打算离去。靳之琴一把拽住明善的衣服袖子,要明善坐着别动。

  那是一场新老结合的婚礼,郭宇村的人没有人不认识板兰花,这可怜的姑娘终于修成正果,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归宿。当然,板兰花的姐姐板兰根和弟妹都为板兰花高兴,姐弟几个历经苦难,终于又重新走到一起。新娘子跟新郎一起轮番给客人敬酒,摒弃了结婚第一天新娘子不见客人的习俗。月儿和秀儿两个婆婆只能按照王世勇和疙瘩的安排,坐在席棚前接受儿子和媳妇的叩拜。

  明善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尴尬的满头冒汗,疙瘩和王世勇不明就里,夫妻俩拜堂之后首先安排新郎新娘给首席的靳之琴和明善敬酒。

  板兰花不可能在这种场合给明善难堪,板兰花还必须给师傅靳之琴留足面子,板兰花看明善的秃脑袋渗出了猪血,心里一激动,把一杯酒给明善泼了一脸。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