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1章_寡妇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说那孩子不是姜秉公亲生,大老婆死了以后,其他几个老婆见了姜秉公唯唯诺诺,姜秉公在整个家族里说一不二。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已经有几个老婆的肚子被姜秉公闹大。姜秉乾再也不跟哥哥挣什么族长的宝座,全家人搬到渭南去经商。大户人家也有大户人家的规矩,姜秉公早晚必须向父母亲请安,姜茂盛无事时常常在狮泉镇的街上走走,姜姓族人见了老族长无不点头哈腰。

  闲暇时姜秉公也到地里走走转转,庄稼汉吃的是二月的土。但是这年也就日怪,一连几个月不见天下雨。以前姜秉公没有在意,姜秉公忙于收购大烟和处理家务。一旦闲下来认真想想,天不下雨是第一要务。天不下雨万物就无法成长,不但庄稼颗粒无收,所有的物种都不会有收成。看来今年收购大烟也要泡汤,土地干裂,种籽无法下种。

  集市上粮食价格飞涨,有粮食的人家都开始惜售,有钱人家开始囤粮,加速了粮荒的进程。姜姓族人几个老者聚在姜茂林的屋子里开始议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灾荒,人肉相食,狮泉镇人饿死大半,往往灾荒过后紧接着就是瘟疫,男女老少提溜着裤子屙一种黄水,谁也弄不清那黄水叫做什么,人屙上两三天就会毙命,听说后来仓颉庙来了一位和尚,在狮泉镇的大街上支起大锅,用几味中药熬制什么“还魂汤”,许多人喝了“还魂汤”以后,捡得一条性命。

  传说归传说,有些传说带几分真实。人们谈论起灾荒和瘟疫来总是心有馀悸,生产力低下,老百姓根本没有抵御灾荒的能力,遇到灾荒年大户人家还能保住一条性命,普通老百姓只有坐以待毙。

  姜秉公也一筹莫展,好在狮泉镇种植大烟的人家较少,粮食还是狮泉镇的主产,就目前来说还没有人揭不开锅。可是凤栖县北就不一样,由于大量的土地都种植了大烟,市面上粮食价格飞涨,听说好多人家已经闹开了饥荒。

  正在这时一辆吉普车停在姜秉公家门口,车上下来李明秋。李明秋来狮泉镇的主要目的就是跟姜秉公商议贩运粮食,李明秋禁不住隐退后的寂寞,他必须东山再起。瓦沟镇那边尘土飞扬,那种淘宝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李明秋没有去那里凑热闹,李明秋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李明秋最爱标新立异,李明秋总是自己主宰着自己的命运。

  姜秉公想不到李明秋这时会来,自然少不了对李明秋热情招待,姜秉公在凤栖最佩服李明秋,两个人在一起真可谓趣味相投。李明秋已经将近六十,姜秉公才四十出头,可是两个人竟然称兄道弟,这不是李明秋主动降低了自己身份,而是李明秋看中了姜秉公这个人。

  那是一场一拍即合的交易,两个人很快谈拢,灾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