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六 扬州势力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知道杨清源是在敲打自己,连忙说道,“杨大人教诲,下官谨记!”

  再次行礼之后,葛诚意借口衙内还有要事,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一旁的夏烈待到葛诚意离开之后,立刻对杨清源行礼道,“多谢杨大人解围!”

  杨清源还礼摇头道,“夏捕头客气了!此事原本就因我而起,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只是我没想到,这倚红舫的背后势力比我想得还大,竟然直接让一府府尹亲自前来说情。”

  扬州府乃是扬州治所,治所称府,其余为郡。

  扬州府就像是蓝星的省会城市,扬州府尹便是省会城市的一把手。

  这样的人,倚红舫第一晚出事,竟然第二天就亲自来说情,背后之人的势力可见一斑。

  “扬州城中豪商无数,与各级官吏的关系,盘根错节,甚至是我们六扇门也收过他们的好处……”

  夏烈也没有表明自己有多清正,反而直言不讳。

  杨清源拍了拍夏烈的肩膀,这事实在是怪不得夏烈,实在是太祖当年给的月俸太感人了。

  一县县令,若是不贪不占,纯靠俸禄过日子,他可能真的饿死在任上。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太祖临朝之时,七品官的年俸折算成大概是二十八两白银。

  每个月二两有余,折合购买力也就是2400元。

  当然比一般的贫农自然是要高上不少的,但是这对比的对象错了。

  无论何种社会,都是存在阶级,七品官员已经可以归属为统治阶级,这样的人的月俸竟然只有二两?!

  而且,县令一个人也办不了事情,需要招募师爷门客,为他一同办事,这二两银子够干什么?!

  所以即便是太祖高举治贪之刀,依旧有人前赴后继。

  因为苦学半生,步入仕途,基本的温饱都不一定能满足,这让这些大周的顶尖人才,如何甘心?!

  贪腐光靠刀是杀不完的!

  特别是寒门、黔首出身的官吏,他们没有家族背后的支持,甚至所有的家人都靠他们的俸禄。

  比如蓝星上的海刚峰,一县县令,母亲大寿竟然只能买上两斤肉。

  太祖朝时的大周低品官吏,若是只靠俸禄,便是这般景象。

  今上监国之时,便已经深入了解这个情况,但太祖因为幼时经历,深恨贪官污吏,是决计不会同意提高俸禄的。

  故而这一现象直到今上登基才得以改善。

  今上首先是提高了各级官吏的基础俸禄,随后又默认了火耗等灰色收入,才让大周的官吏的收入趋于正常。

  高薪不一定能养廉,但只能保证基本收入的年俸却绝对是滋生贪腐的温床。

  这一点上,今上认识得很深刻。

  普通官吏的收入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六扇门这些人的收入却没有太大的变化,直至杨清源的出现,提高了六扇门和大理寺捕快、外勤的收入,六扇门捕快的日子才算富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