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章 第42章_权御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陵帝听着刘新的话,心中冷笑,这人面上话说的极其工整漂亮,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处。

  这话里话外都是为着东陵天子打算,并没有半点私心,若是有私心也不会跪在这里奏鉴皇家六子私下招兵买马,意图谋反的事情。

  方才那些刺史们回答有关许安归的事情,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句。

  什么六殿下在北境从未置办过奢华的府邸,经常住在军营,与将士们一起吃馒头咸菜,一吃就是八年。

  六皇子保护北境万民,不让乌族进犯,边城贸易日益发达。

  六皇子安/邦定国为守功之臣,受尽边关百姓爱戴。除了边境大部乌族之外其他小部族纷纷来归降,一显东陵国威。

  总之一句话就是,那些刺史并没有说过一句许安归不好。

  刺史们觉得许安归这个东陵六皇子当得简直是众皇子之中的楷模。

  可独独这个永州刺史一副冒死觐见的样子,反倒凸显了北境其他五州的刺史收了许安归什么好处被他拿住了什么要害,处处偏帮许安归。

  这话若是放了出去,恐怕御史台那帮人,又是抓住了许安归一个把柄,继续朝堂直言。这样一来,朝堂上那些本就有些偏私许安归的武官们说不定就要与那些言官们再打一架。

  上次东陵帝放任那些武官打言官,是为了给这些年委屈在后堂的那些武官出气,更重要的是为了给许安归找个由头回来。

  这话东陵帝虽然没有挑明,但是站在朝堂之上的老狐狸们早就看出了端倪,所以任由那一场闹剧演了好几天,也一言不发。

  可这次要再打一架,恐怕其他朝堂之上的那些大员们就不会再坐视不理了,这毕竟是关乎皇子谋逆的大事。

  那常德在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事与他一个递奏折的人没有太大干系,他也不愿意让整个省部扯上关系,所以一早就吩咐省部那些人把住嘴上的门。

  这才暂且压下了这件事,没有让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

  太子许安泽看似一副秉公处理的样子,暂且按兵不动,其实是想看看他的父皇想要怎么处理这件事。

  许安泽自小就跟着许安归一起长大,怎么会不知道他这个父皇一向偏袒许安归。这次刘刺史上奏之事,是谋逆大罪,无论是不是真的,都少不得一番折腾。

  若是不查便驳斥回去,恐怕会让太子心存妒恨。

  若是查了,查出什么东西,最后吃亏的一定是现在身在南境病重、无法回来亲自辩驳的许安归。

  这一本奏折打着替帝君思量,冒死觐见,实乃大忠之为,这刘新无论如何也是杀不得的。

  若是杀了,那便是寒了朝堂之上所有耿直忠臣的心。

  东陵帝暗暗感叹道,出这一招的人,实在是太狠了!就凭一本奏折,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太子、许安归、朝堂言官,他稍有不注意,

  请收藏:https://m.sifan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